2007年11月20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奇异邮包牵出跨国医疗器械走私大案
王比学 陈银建

  近日,南京海关向社会宣布:南京海关缉私局成功破获一起全国数额最大的进口医疗器械走私案,该走私团伙先后300余次,利用国际快递样品、礼品等包裹的形式,从美国走私进口心脏支架、冠状动脉球囊、冠脉导丝、导管鞘等医疗器械,涉嫌偷逃税款200余万元,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包裹存疑顺藤摸瓜
  2006年10月的一天,江苏镇江市民夏某莫名其妙收到一个美国寄来的内装医疗器械的快递包裹。懂得些贸易常识的夏某心想,进口这些东西海关难道没有规定吗?同年11月,夏某带着疑问到南京海关隶属的镇江海关缉私分局咨询此事,并告诉缉私警这个包裹是一个叫谭某的朋友托他签收的。
  美国寄来的包裹、价格昂贵的医疗器械、帮人代收包裹……一系列的疑问萦绕在缉私警脑中。
  我国有关进出口管理规定,对进口医疗器械的进口监管非常严格,具有资质和许可才能进口医疗器械。通过快递进境的医疗器械,显然违法。
  缉私警根据夏某提供的线索,从快递公司几十麻袋快递单中翻查,并没有发现从美国寄给谭某的包裹单。难道谭某从来不亲自收包裹,都是委托他人收取?
  缉私警调查发现,谭某经常到银行和邮局汇款,并且汇入不同的银行账户,数额都不小;谭某的妻子是药品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相关规定比较了解,谭某的哥哥以前是国内医院的外科医生,现在和妻子定居美国纽约。
  根据快递公司人员提供的美国进境的包裹单,缉私警通过比对,发现谭某经常与一些人员联系,可以确定这些人就是谭某物色的国内收件人。而境外寄货方正是谭某在美国的哥哥谭某某和嫂子饶某。

  布网揭秘艰难突破
  哪里才是这些境外快递进境包裹的最终目的地?谁在幕后操纵着这些包裹的流向?缉私警在调查谭某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时,与谭某资金往来较多的陈某浮出水面。
  缉私警随即对陈某展开调查,发现陈某在北京经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经人介绍认识了谭某和谭某的哥嫂,从2005年起就开始一起合作从事进口医疗器械走私活动。
  从去年11月海关得到线索算起,经过历时4个多月的调查,缉私警摸清了整个案件的脉络和主要涉案人员的身份和动向。4月9日,缉私办案干警兵分四组,分别奔赴北京、上海、南京、镇江等地展开抓捕行动,犯罪嫌疑人陈某、饶某、谭某等一一落网。缉私警在他们的住处和公司等地还搜查到了大量证据资料和尚未拆封的进口医疗器械包裹。
  经查,为了逃税,美国的谭某某和北京的陈某商量用快递包裹的形式,将医疗器械运入中国。他们怕入境包裹频繁只寄给一个人会引起海关的怀疑,于是谭某某让在镇江的弟弟谭某在镇江、上海、杭州等地分别找不同的收件人,谭某某从美国将包裹分散寄给不同的收件人,由谭某通过国际包裹查询,每当查询到一件包裹到了国内一地后,由于快递公司有时审查不是很严格,谭某就会赶在收件人之前冒领这件包裹,然后再分别收集齐寄给北京的陈某。陈某收到包裹后就将货款汇给谭某,谭某再将货款通过各种途径付给美国的哥哥谭某某。
  近日,该案已依法移交镇江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走私暗涌敲响警钟
  为了延长身体器官的寿命、保障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转,医疗器械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局限性,一部分医疗器械只能依赖进口,消费价格较为昂贵。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的总金额就高达人民币296.4亿元,这表明我国已形成巨大的进口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有巨大的市场和可观的利润,就会有人群起而逐之。近年来一股走私进口医疗器械的暗流悄悄涌入我国。南京海关破获的这起进口医疗器械走私案件,给相关部门敲响了一记警钟。
  该案涉及4家主要国内快递公司和2家国际快递公司。由于目前快递公司不规范,鱼目混珠,为了多揽业务,各快递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疏忽了对快递物品进行必要的检查。
  今年7月,卫生部通知要求,“心脏起搏器由卫生部统一采购。”医疗器械的最终流向是医院,医院应严格按卫生部的要求,从严把关。医疗器械的进口涉及人的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海关人员重申,每一批医疗器械的进口都应取得卫生部门的许可证。
  (王比学 陈银建)